中国古代治玉工艺解析(5)
2023-07-28 14:00:25   个人图书馆-玉路小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件玉器的制作,从选料到成型,需要多道工序。第一步是审料和剥料,去除石皮之后再进一步观察玉料的质地、形态、颜色、透明度、大小及内部绺裂等。第二步根据每块玉料的特点来确定这块玉料适合做什么样的器物。

这种“因料施艺”为治玉的初步设计,经典的因料施艺则被誉为“俏色”(俏雕),也就是充分利用玉料本身的自然形体和天然颜色或局部杂色皮色与作者的设计构思巧妙地结合,使玉料成为形神兼备的一件艺术作品。

扎砣:砣用木作轴,用钢作圆盘,边甚薄,似刀,名之曰扎砣。用浸水红沙将去净石皮,原玉截成方块或方条,再料其材以为器,用冲砣磨之以成其器之胎形。若大玉料体重则以天秤吊之,如小而轻则以手托之,不用天秤。

工具说明:登板、木轴、扎砣、小铁砧、小铁锤。铁砧、铁锤皆为收拾扎砣不平整处用。图片解析:图中旋车结构复杂,木质框架结构,支架上架着长短合适的木轴,木轴的一端装有圆形的钢盘,这个钢盘就是“扎砣”。

扎砣上方的 U 型木板可以防止解玉砂飞溅,玉工后面的桌子上和墙上有大小不同的扎砣和U型板,是根据玉璞大小配合使用。旋车上的木轴缠绕着一根绳子,绳子的两端各系一片木板,这两片木板叫作登板。

双脚轮流踏登板,可以靠麻绳牵动木轴旋转进而带动钢盘旋转。图中玉工右手控制玉料,抵住正在旋转的钢盘的刃边,桌子的一端放着一个盛了水和红石沙的盆子,玉工左手舀沙,浇在玉料上。坚硬的解玉砂配上旋转而锋利的扎砣边刃,就可以把玉料切割。

关键词:

上一篇:取消配备 20GB VRAM 和工厂超频的 GeForce RTX 3080 Ti 突破封面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