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要默默努力,也要学会合群
2023-06-05 18:02:00   个人图书馆-遇见独舞

要默默努力,也要学会合群

文/空白中的独舞 图/堆糖

-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庆放假回来,一直工作到昨天,整整8天。其中,前七天,每晚还加班。回到家,已经快11点了。

昨天周六,我又主动加班了。到了下午五点钟,把手上的一件任务忙完了。匆匆地收拾了下背包,离开了公司。

走在路上,头晕脑涨,两眼生疼。想一想,这八天,似乎每晚都是一点多睡觉。那一刻,感觉自己回到了高考前的那段时光,没日没夜,玩命地学习。

那时候,因为玩命地学习,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充实和自我满足感。学得越多,似乎觉得自己赚了几百万似的。

如今,每天加班,拼命地赶项目,可却不觉得有多满足、多快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面对血淋林的生活而感受到的无力感和疲倦感。如果有一首歌可以代表自己的状态,可能,就是《感觉身体被掏空》吧。

面对加班,很多同事表示出了一种抱怨和无奈的心态。加班七天,听了七天的抱怨。在职场这种地方,能历经风霜还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真的,很难!一方面,你得努力向上、有所渴求,展示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你还得过滤掉身边人的抱怨和打击。尤其在面临身边人的抱怨时,你得接受、得倾听,还得“百毒不侵”,自动屏蔽那些职场负能量。

其实,在群居的社会生活环境下,似乎每个人都处于这样的生存状态。比如最为纯粹的校园生活,大多大学生也是处于煎熬和痛苦的尴尬处境。

-2-

前段时间,一个小师妹给我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信的大体内容,莫不过是困扰了无数大学生的宿舍关系的问题。

小师妹,今年大三,准备考研。可是呢,到了大三,发现自己和寝室成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自己似乎被这个小集体排除在外了。比如:

早上去图书馆的时候,室友还在睡觉。因为自己在刷牙洗脸时弄出了一些声响,室友就极不耐烦地斥责到:还让不让人睡觉。

上完课,自己背着书包去自习室,没有选择和室友一起去三期食堂吃饭。于是,室友就冷嘲热讽到:至于这么努力嘛,连饭都不吃。学霸,你让我们这些学渣可怎么活啊。

晚上自习回来,室友们正在聊天,可自己插了一句后,室友压根就不理睬自己,完全当自己是空气。

……

一封很长的信,诉尽了自己被宿舍这个小集体所“排除”后的失落和孤独感。信中,有委屈、有抱怨、有不解,也有一种独立、自我的孤寂感。

最后,小师妹,留了这样一个问题给我:被集体排斥的感觉真的很糟糕,很影响我的学习状态。可是,我该怎么去处理自己的宿舍关系呢?

-3-

如何去处理职场中的同事关系?如何去处理校园里的同学关系?又如何去处理社会生活的社群关系?

记得,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人们宁愿冒生命危险,放弃自己的爱,舍弃自己的自由,牺牲自己的思想,为的就是成为群体中的一员,与群体协调一致,并由此获得一种(既是是虚妄的)身份感。

人,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实体的动物,并不知道“我就是我”。很多时候,我们会做一些自己并不想做的事,问其原因,常常说:因为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我也就这样做了。

每次,听到这样的回答,便觉得可惜了。人从自然中走出来,被赋予了理性与想象力。可惜,大多人为了获得群体的身份感、存在感,浪费了自己被赋予的理性与自由的权利。比如我的小师妹,她痛苦的根源是她在宿舍这个集体中没有了存在感和身份感。

获得自我存在感,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应该值得拥有的。当存在感在生活中受到威胁时,大多人选择了退让、委屈自己去合群、去做些可能自己并不想做的事。

对于此,有人说:圈子不同,不必强融。看似很酷、很帅气、很有个性的一句话。可仔细推敲起来,似乎并不能真切地解决广大同胞的问题。因为,有一个词叫无奈。生活中,很多圈子,我们无法选择退出、也无法不去经营。并不是一句“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即可。比如小师妹的大学宿舍圈。

在很多的大学宿舍里,如果某个人表现出特别努力、特别优秀,往往那个人就是众矢之的,成了被嫉妒的对象。被孤立、被排斥也都正常。

可是,被孤立、被排斥是一种极度糟糕的情感体验,即人在一个群体中失去了身份感。那么,面对复杂的人际圈,该如何获得个人的身份感呢?

要默默努力,也要学会合群。

竞争和相互仇视乃人类固有的本性。努力并没有错,可是你努力得太张扬、太耀眼,遮去了别人的存在感,就错了。所以,要默默努力,也要学会合群。

所谓的合群,并不是说为了取悦群体而放弃自身的坚持。人在一开始能走进某个群体,必然是因为和这个群体有着一定的关联。要学会运用客观的关联去让自己学会合群。

比如在大学宿舍里,偶尔的寝室活动,你可以抽空参加;宿舍里聊的娱乐八卦,在你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后,也可以和大家一起聊啊。所以,在初涉职场时,即使我并不喜欢同事的抱怨,可我还是得去听,只是,别往心里去、别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在什么场显什么相,是我一直遵守的社交的理念。我大多时候,是独处的。一个人时,就默默做事,按照自己的小目标,一点点地前进。在社交时,就学会去聊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去关心一个群体的兴趣点。

面对不合的圈子,不是去逃避,而是应该学会接纳、学会智慧地与其相处。毕竟,人生这么长,逃掉了一个圈子,还是会有无数个与自己不太合的圈子。

我们需要独处、需要默默努力,因为没人能代替我们成长。可我们也需要合群,因为我们需要存在感。

(完)

独舞说:很久没更文了。原因不用说,都写在文里了。

最近很累,谢谢你们没有催更。

推荐你们去读一读《健全的社会》,可能刚开始比较不好懂,但真的是一本非常棒的书。

晚安!

我是独舞,承蒙喜欢。

温柔又理性,励志又深情。

今日:理性!

你们是喜欢理性的我?

还是深情的?励志的?温柔的?

关键词:

上一篇:世界看热讯:信宜市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III级/较重】【2023-06-05】
下一篇:最后一页